聚焦公司動態,解讀選礦知識,剖析行業熱點,分享選礦經驗,我們將所有新聞資訊第一時間呈現給您。在這里,您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鑫海礦裝。
2024-12-04 來源:鑫海礦裝 (202次瀏覽)
早期,因選礦水平有限,導致尾礦中也存在部分有用價值,若針對該部分遺失的資源進行有效回收,是提高資源利用的有效方法。其中,錫也不例外,一般來說,當尾礦中的錫品位達到0.1%-0.2%及以上時,從經濟和資源回收的角度考慮,便具備再選的潛力。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尾礦再選錫的方法都有哪些吧!
目前,可針對錫尾礦進行再選的方法可有重選、浮選、磁選及聯合工藝方法。
重選是基于錫礦物與脈石礦物在密度上的差異進行分選的。在錫尾礦再選時,對于一些粒度相對較粗、錫礦物與脈石礦物密度差異明顯的尾礦有較好的效果。通常,尾礦粒度一般在+0.074mm以上效果較好,需要有一定的密度差,通常錫石密度約為6.8-7.1g/cm3,與常見脈石礦物(如石英密度約2.65g/cm3)有明顯差異。所需設計主要是搖床、跳汰機和螺旋溜槽。
搖床:是在一個傾斜的床面上,通過床面的往復搖動和橫向水流的聯合作用進行選礦的,適于細粒級錫尾礦,一般粒度范圍在-2mm至+0.037mm之間。對于粒度太粗的顆粒,在床面上的分層和移動效果不佳,容易出現顆粒堆積,影響分選效果。
跳汰機:是利用垂直交變的水流使錫尾礦中的礦物顆粒按密度分層的,適于較寬的粒度范圍,一般可以處理粒度為-50mm至+0.074mm的錫尾礦。對于粗粒級的錫尾礦,如-50mm至-10mm部分,可以采用大沖程、低頻率的跳汰參數進行分選;對于細粒級的部分(如-10mm至+0.074mm),則可以調整為小沖程、高頻率的參數,以適應不同粒度顆粒的沉降特性。
螺旋溜槽:是在一個傾斜的溜槽內,讓錫尾礦礦漿在重力作用下流動,由于錫礦物和脈石礦物的密度差異,密度較大的錫礦物會在溜槽底部富集,而密度較小的脈石礦物則被水流帶走,進而實現分離。適于粒度相對較粗的錫尾礦,一般粒度范圍在-10mm至+1mm之間。
浮選是利用礦物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實現分離的,在礦漿中添加不同的選礦藥劑,使錫礦物選擇性地附著在氣泡上并上浮分離。浮選一般適于處理細粒嵌布的錫尾礦,通過調整藥劑制度和浮選工藝參數,可以獲得較高品位的錫精礦,一般,粒度范圍在-0.074mm占比較大。
磁選法是基于礦物之間磁性差異進行分選的方法。在錫尾礦磁選過程中,當尾礦中含有磁性礦物(如磁鐵礦等)或者錫礦物經過特定處理(如焙燒)后具有磁性時,這些磁性礦物在磁場作用下會被吸附到磁選機的磁極上,而非磁性礦物則留在礦漿中,從而實現錫尾礦中磁性礦物與非磁性礦物的分離。
磁選時,設備的磁場強度要根據礦物的磁性強弱進行選擇,對于強磁性礦物,磁場強度可相對較低,一般在80-120kA/m;對于弱磁性礦物,磁場強度則需要提高到200-600kA/m甚至更高。
錫自身的礦石性質本就復雜,常與多種礦物共生存在,前期經過選別后,殘留在尾礦中,更是加大了其再選難度,有時采用單一的方法很難獲得理想的回收率,此時會考慮兩種或以上的方法構成聯合選礦,以充分發揮不同選礦方法的優勢,來提高錫的回收率和精礦品位。目前,常用的聯合選礦方法可有重選-浮選法、浮選-磁選法或重選-浮選-磁選法等。
內容版權歸鑫海礦裝所有
未經許可不可擅自使用如需轉載文章
請聯系我們授權
侵權必究!
錫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錫石(SnO?)的形式存在,錫石晶體呈四方晶系,常見的晶體形態有雙錐狀、柱狀等,顏色一般為褐色至黑色,具有金剛光澤或半金屬光澤,摩氏硬度6-7,密度約6.8-7.1g/cm3。錫礦石中往往還伴生有其他礦物,如石英、長石、云母、硫化物礦物(黃鐵礦、方鉛礦等)以及一些稀有金屬礦物等。下面我們從錫礦選礦方法及錫礦選礦流程兩個方向來了解錫的選礦。
螢石是一種常見的非金屬礦物,其主要成分為氟化鈣,也可成為氟石。螢石在工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是氟化工產業的重要原料,用于生產氫氟酸、氟利昂等多種氟化物產品。同時,在冶金工業中可作為助熔劑,在光學領域可用于制造光學儀器鏡片等。但開采后的螢石礦常與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等多種礦物共生,這些脈石礦物的存在會降低螢石的含量和質量,影響其在工業中的應用效果。因此需通過選礦來實現螢石的提純,使螢石精礦能夠滿足工業生產對高純度螢石的要求。
關注獲取更多企業信息
關注獲取更多選礦知識
抖音關注獲取最新動態
快手關注獲取最新動態
版權所有:山東鑫海礦業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011-2020 魯ICP備09086270號-95 法律聲明營業執照信息公示魯公網安備 37061102001120號
您可以在下面表格填寫您的需求信息,我們的技術與銷售人員會盡快與您取得聯系。為保證能及時處理您的信息,請務必準確填寫您的聯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