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司動態,解讀選礦知識,剖析行業熱點,分享選礦經驗,我們將所有新聞資訊第一時間呈現給您。在這里,您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鑫海礦裝。
2021-09-13 來源:鑫海礦裝 (2555次瀏覽)
氰化浸出提金法是目前國內外常用的一種金礦石選礦技術,工藝成熟,技術經濟指標理想。在氰化提金過程中,影響金礦浸出率的因素主要有氰化物和氧的濃度、礦石性質、金粒大小、礦漿pH值、礦泥含量、礦漿濃度、浸出溫度及浸出時間等。
下面,帶大家逐一了解各因素是如何影響金礦氰化浸出效果的。
目前,金礦氰化浸出廠常采用氰化鈉作為氰化物,其耗量取決于物料性質和操作因素,常為理論量的20-200倍。金礦氰化浸出時,氰化物含量一般為0.03%-0.08%,金的溶解速度隨氰化物含量的提高而呈直線上升到峰值,然后緩慢上升;當氰化物含量達0.15%時,金的溶解速度和氰化物含量無關,甚至下降(因氰化物水解)。
在金礦氰化浸出過程中,氧或其他藥劑(如H2O2、CaO2、Na2O2、KMnO4和Cl2)都可作為氧化劑使用,但目前氰化廠普遍選擇充入空氣,金的溶解速度隨著氧濃度上升而增大,通過富氧溶液或高壓充氣氰化來強化金的溶解。
某些含金礦石并不宜直接采用氰化浸出法處理,礦石中銅、砷、銻、鉍等組分含量較高會大大增加氰化物耗量或消耗礦漿中的氧,降低金的浸出率。此外,若礦石中含碳較高時,碳會吸附已溶金而隨尾礦損失。此時,可采用預先氧化焙燒或浮選法來消除有害雜質的影響。
金粒的大小主要會影響氰化時間,粗粒金(>74um)的溶解速度慢,所以氰化提金前常采用重選或浮選法預先回收粗粒金。此外,在磨礦過程中使細金粒充分單體解離也是提高金浸出率的一大重要措施。
在生產實踐中,必須保持礦漿pH值在10.0-11.0之間。堿量過大,pH值超過12或堿量太少,pH值小于9時,金礦氰化浸出率都會有所降低。
由于氰化物的水解反應會揮發出有毒的HCN,可加入石灰使氰化物水解減弱,減少氰化物的化學損失,且石灰還能中和酸類物質作用并可沉淀礦漿中的有害離子,使金的溶解處于理想條件。
氰化時礦泥含量和礦漿含量直接影響組分擴散速度。礦泥多時,礦漿含量應小于22%-25%,但含量不宜過低,否則增加氰化物的消耗。
氰化物和氧在礦漿中的擴散速度會直接受礦漿濃度的影響,濃度過大不利于氰化浸出。合理的礦漿濃度應通過選礦試驗確定。
對于含泥較少、雜質少的金礦石可采用高濃度浸出,一般控制在40%-50%;對于礦物組成復雜、含泥較多的金礦石,則必須采用低濃度浸出,通常為25%左右。
金的氰化浸出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離子活度增加所致),但隨著溫度的升高,氧溶解量顯著下降,至100°C時溶氧量為零,致使浸出無法進行。與此同時,氰化物自身水解增多,賤金屬的氰化物反應加快,使得氰化物消耗增加,Ca(OH)2的溶解度下降,造成礦漿pH值偏低。一般,氰化浸出不需加溫,維持在15-30°C即可。
氰化浸出時間取決于物料性質、氰化方式及氰化條件。一般,攪拌氰化浸出常大于24h,有時長達40h以上,氰化碲化金需72h,滲濾氰化浸出則需5天以上。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礦山,不同的礦石情況和選廠條件,適合的金礦氰化浸出方法自然不同,其技術參數更是有所區別。建議先進行選礦試驗,通過試驗結果來確定適宜的氰化浸出工藝流程條件,以獲得理想的技術、經濟指標。
更多金礦選礦資訊:
5種金礦尾礦處理及綜合回收的方法
金礦炭浸提金工藝的六大流程
常見的五大脈金礦選礦工藝
卡林型金礦選礦工藝介紹
內容版權歸鑫海礦裝所有
未經許可不可擅自使用如需轉載文章
請聯系我們授權
侵權必究!
石英砂屬非金屬礦物,廣泛用于高新技術產業,但是該領域對石英砂的純度要求非常苛刻,一般要求SiO2含量大于99. 99% ,雜質尤其是鐵的雜質被限制在很低的范圍內,因此石英砂除鐵很有必要。目前,常見的石英砂除鐵方法有機械擦洗除鐵法、磁選除鐵法、浮選除鐵法、酸浸除鐵法等。
近期,鑫海礦裝承建的坦桑尼亞500tpd金礦項目順利投產,該項目位于坦桑尼亞北部的馬拉省環維多利亞湖綠巖帶上,礦床類型以綠巖帶鐵建造型和石英脈型為主。受該項目客戶的委托,鑫海礦裝為該項目量身定制了金礦浮選生產線的全套主輔設備。
關注獲取更多企業信息
關注獲取更多選礦知識
抖音關注獲取最新動態
快手關注獲取最新動態
版權所有:山東鑫海礦業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011-2020 魯ICP備09086270號-95 法律聲明營業執照信息公示
魯公網安備 37061102001120號
您可以在下面表格填寫您的需求信息,我們的技術與銷售人員會盡快與您取得聯系。為保證能及時處理您的信息,請務必準確填寫您的聯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