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司動態,解讀選礦知識,剖析行業熱點,分享選礦經驗,我們將所有新聞資訊第一時間呈現給您。在這里,您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鑫海礦裝。
2019-03-29 來源:鑫海礦裝 (13173次瀏覽)
在浮選過程中,影響浮選工藝的因素很多,包括不可調因素和可調因素。其中,不可調因素指的是礦石性質,可調因素包括磨礦細度、礦漿濃度、礦漿酸堿度、藥劑制度(藥方)、礦漿溫度、水質、浮選時間等。
那么,你知道以上這些因素對浮選工藝都有哪些影響嗎?
礦石性質主要包括礦石的化學成分、礦物組成、結構和構造、有用及有害元素的賦存狀態、礦石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等。原礦品位的波動會增加浮選工藝條件控制難度。
其中,礦石的氧化率對浮選有較大影響,主要表現為:
1、金屬礦物與脈石礦物氧化都會改變原來的礦物及礦石結構,形成一系列土狀或黏土狀礦物,使礦泥量大大增加。
2、由于氧化,礦石中的礦物組成會變得更為復雜,其表面物理化學性質也會發生變化,須改變原有浮選工藝流程。
3、礦石氧化程度的不同會影響礦漿酸堿度,從而影響浮選藥劑的種類及用量。
磨礦細度屬于可調節的因素,主要通過碎磨作業來實現的。適宜的磨礦粒度應根據選礦試驗結果中有用礦物的嵌布粒度來確定,使有用礦物與脈石基本上達到解離,盡量減少礦物與脈石的連生體。對于粗粒單體礦物,磨礦細度還須小于礦物浮游的粒度上限,如硫化礦浮選上限為0.25~0.3mm,含金黃鐵礦為0.2mm,單體金在大于0.5mm時,幾乎不能浮游,應控制在0.25mm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礦石磨礦粒度過細也對浮選工藝產生不利影響(即過磨泥化影響)。一般情況,當磨礦細度小于0.01mm時,浮選指標顯著下降;當磨礦細度小于2~5μm時,有用礦物與脈石礦物幾乎無法分離。因此,選擇合適的磨礦細度對浮選工藝效果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礦漿濃度對浮選工藝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回收率:在各種礦物浮選中,礦漿濃度和回收率之間存在明顯的規律性。當礦漿很稀時,回收率較低,當礦漿濃度逐漸增加,回收率也會逐漸增加,并達到上限值。超過適合的礦漿濃度后,回收率則又會下降。
2、精礦質量:一般,在較稀的礦漿中浮選時,精礦質量高。而在較高礦漿中浮選時,精礦質量低。
3、藥劑用量:浮選過程中,礦漿須保持一定的藥劑濃度才能獲得良好的浮選工藝指標。當礦漿較濃時,液相中藥劑濃度增加,處理每噸礦石的藥劑用量可減少,反之,當礦漿較稀時,處理每噸礦石的藥劑用量需增加。
4、浮選機生產能力:隨著礦漿濃度增大,在額定生產能力內浮選機生產能力(按處理干礦量計算)也會增加,同時處理每噸礦石的水電消耗會減少。
5、浮選時間:增加礦漿濃度,浮選時間會增加,有利于提高回收率。
在實際生產中,決定理想的礦漿濃度時須考慮礦石性質和具體的浮選條件,通過選礦試驗來確定。一般原則是:
浮選比重大、粒度粗的礦物,往往采用較濃的礦漿;反之浮選比重較小、粒度細礦物時,則采用較稀的礦漿,常見浮選濃度為25~45%,有的可達50%以上。
粗選作業采用較濃的礦漿,可以保證獲得高的回收率、節省藥劑,精選作業采用較稀的濃度,有利于提高精礦品位,一般為15~25%。掃選作業的濃度受粗選影響一般不另行控制,通常低于粗選區、高于精選區,多為20~40%。
礦物在采用不同浮選藥劑進行浮選時,都存在一個“浮”與“不浮”的臨界pH值。礦漿pH值往往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礦物的可浮性。但臨界pH值會隨浮選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如果使用不同的捕收劑或改變其濃度,臨界pH值就會發生變化。
在一定浮條件下,任何一種礦物都存在一個比較適宜的pH值。只有在此值下,選礦廠才能取得較好的浮選指標。因此,控制臨界pH值也是控制浮選工藝指標的重要辦法之一。
礦漿pH值對浮選工藝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礦物表面電性:針對某些氧化礦、硅酸鹽礦物,礦漿pH值會影響其表面電性,進而影響其浮選性質。
2、礦物可浮性:在采用捕收劑浮選時,絕大部分礦物的可浮性會受礦漿pH值影響。當礦漿pH值小于臨界pH值時,礦物可上浮;當礦漿pH值大于臨界pH值時,礦物則無法上浮。
3、捕收劑在溶液中存在狀態:在不同pH值條件下,某些捕收劑會以不同的狀態存在。
4、氧化礦和硅酸鹽礦物表面羥基化:氧化礦物與酸鹽物表面陽離子可水解為羥基絡合物,其生成、質量分數大小受礦漿pH值嚴格控制,因此會影響最終浮選工藝指標。
在浮選過程中,藥劑的添加制度常稱為藥方,主要是指添加藥劑的種類、數量、加藥地點、加藥順序和藥劑的配制方法等。實踐證明,當浮選工藝指標下降時,不少情況都是由于浮選藥劑制度不當而造成的。
浮選藥劑的種類主要是根據礦石可選性研究結果來確定。不同的藥劑在浮選過程中作用也不相同(如捕收、起泡和調整作用)。在生產過程中,即使是同一種類藥劑,往往也會使用兩種以上。如使用捕收劑時,混合用藥比單一用藥的效果好;選金時,黃藥和黑藥混合使用,金的回收率有明顯提高。
浮選藥劑的添加數量是通過選礦試驗研究和實踐經驗來確定的。在生產中,操作人員需根據礦石性質和其他條件的變化,及時調整藥劑用量。
捕收劑用量不足,被浮選礦物表現為疏水性不夠,使得回收率下降;捕收劑用量過多,有用礦物的回收率不再提高,不僅造成了藥劑的浪費,而且提高了欲抑制礦物的可浮性,導致精礦品位下降。
起泡劑用量不足,表現為泡沫量少且泡沫層不穩定,從而導致回收率下降。起泡劑用量過多,增加了礦漿的粘度,浮選泡沫過于穩定,不僅對浮選產生不良影響,而且給精礦脫水作業帶來困難。
抑制劑用量不足,精礦品位下降;抑制劑過量,精礦回收率下降。因此要控制抑制劑的用量,使其保持在適宜的用量范圍內。
藥劑添加地點:根據藥劑溶解速度和作用時間確定添加地點。溶解速度低,要求作用時間長,可加在球磨機中,或加長攪拌槽與浮選槽間的距離,又或增加攪拌時間,反之可加在攪拌槽中。
考慮各種藥劑之間的作用。一般,藥劑添加順序為: PH調整劑-抑制劑或活化劑、捕收劑-起泡劑。
若浮選作業前有重選和混汞作業,浮選藥劑就不能加在磨礦機中。因為漂浮的精礦會影響重選和混汞作業對金的回收。此外,有些藥劑會使汞“中毒”,降低汞對金的捕收能力。
藥劑添加順序:
集中添加:在粗選作業前,將全部藥劑一次添加完畢,適于易溶于水,不易被泡沫帶走、不易失效的藥劑。
分段添加:在選分過程中分兩次或多次添加,適于易被泡沫帶走,易與細泥或可溶性鹽類作用而失效的藥劑。
浮選藥劑分為固態和液態兩種。在浮選過程中添加的時候,有時將固態藥劑直接加入,有時加入原液,有時需將固態藥劑配制成一定濃度的藥液后加入。藥劑以何種形態加入,主要到決于藥劑的溶解度、作用時間,藥劑用量和操作條件等因素。
易溶于水的藥劑(如硫酸銅、黃藥),需配制成5~20%溶液;
微溶于水的藥劑(黑藥、油酸),可配制成低濃度溶液或直接加在磨礦機中;
難溶于水的藥劑,可先借助有機溶劑進行溶解,再配制成低濃度溶液。
礦漿溫度在浮選機的浮選作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加溫可以加速分子熱運動,對礦物產生多方面影響,如加速藥劑分散、溶解、水解、分解,提高藥劑與礦物表面的作用速度,促進藥劑解吸,促使礦物表面氧化等。
改變礦漿溫度主要考慮以下兩方面因素:
1、某些藥劑需在特定溫度下溶解并發揮其效果;2、某些礦物有特殊的浮選工藝要求。
浮選過程主要是在水介質中進行的,因此水質對浮選過程及其指標影響巨大。一般,浮選生產用水主要有軟水、硬水、咸水、鹽的飽和溶液及生產回水。不同生產過程對水質的要求也不同。通常,浮選用水不應含有大量懸浮物以及與浮選藥劑或礦物發生反應的物質。此外,溶解氧含量也對浮選工藝指標有著重大影響。
礦漿在各作業浮選槽內的停留時間稱之為作業浮選時間,粗選作業和各次掃選作業浮選時間總和即是該流程的總浮選時間。
適宜的浮選時間是通過選礦試驗確定的。當礦物可浮選性好、被浮選礦物含量低、浮選給礦粒度適當、礦漿濃度小、藥劑作用強烈,浮選機充氣愈強烈,所需的浮選時間就愈短。反之則需要較長的浮選時間。
增加浮選時間可提高回收率,但精礦品位會有所下降。開始,回收率明顯提高,但隨著浮選時間的延長,增幅逐漸減小,直至一個固定值。
總之,浮選工藝是選礦廠生產中常見的一種選礦方法,其過程會直接影響到最終技術、經濟指標,重要性可想而知。在生產中,建議礦主一定要注意浮選工藝的每一個細節,根據科學的選礦試驗報告結果來決定各工藝參數,以獲得理想的選廠效益。
內容版權歸鑫海礦裝所有
未經許可不可擅自使用如需轉載文章
請聯系我們授權
侵權必究!
金秋十月,金風送爽,在這個花果飄香的季節里,我們即將迎來祖國的生日——國慶節。2018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盛大的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9年。不僅國內人民在喜迎佳節,即使是身在海外的工作人員仍舊心系祖國。
說到提金,除了常見的炭漿法和炭浸法,鋅粉置換工藝也是常見的提金工藝之一,你對鋅粉置換工藝了解多少呢?
您可以在下面表格填寫您的需求信息,我們會盡快與您取得聯系。
關注獲取更多企業信息
關注獲取更多選礦知識
抖音關注獲取最新動態
快手關注獲取最新動態
版權所有:山東鑫海礦業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011-2020 魯ICP備09086270號-95 法律聲明營業執照信息公示魯公網安備 37061102001120號
您可以在下面表格填寫您的需求信息,我們的技術與銷售人員會盡快與您取得聯系。為保證能及時處理您的信息,請務必準確填寫您的聯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