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司動態,解讀選礦知識,剖析行業熱點,分享選礦經驗,我們將所有新聞資訊第一時間呈現給您。在這里,您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鑫海礦裝。
2024-05-27 來源:鑫海礦裝 (472次瀏覽)
鋰資源的開發利用進程中,長期圍繞鋰輝石、鋰云母等含鋰礦物的加工和提純進行。目前,在已知的130余種含鋰礦物中,長期圍繞鋰輝石、鋰云母等含鋰礦物進行加工提純,僅少數硅酸鹽和磷酸鹽礦物具有經濟價值,本文以鋰輝石(鏈狀硅酸鹽)和鋰云母(層狀硅酸鹽)為例,介紹其提鋰技術。
鋰輝石(LiAL[Si2O6])具有高的Li含量(Li2O6%~9%),是鋰的主要礦物來源。鋰輝石是鏈狀硅酸鹽礦物,屬于單斜輝石礦物組,二氧化硅以四面體形式存在。
由于Li2SO4在水系統中的高穩定性及其可溶性,硫酸化是加工鋰輝石以回收鋰的最常用技術之一。通常存在于鋰輝石中的其他雜質(AL、NA、Mg和K),在硫酸化過程中也形成可溶性化合物,但鋰在碳酸鹽介質中微溶,這有助于從溶于水的Li2SO4中析出Li2CO3。
例如:將鋰輝石礦物粉碎研磨成合適粒徑大小,然后將其與堿金屬硫酸鹽(NA2SO4/K2SO4)混合,并在850~1200℃處理,以最大程度地回收鋰。在焙燒過程中,Li被NA2SO4中的NA取代,通過離子交換反應(1170℃)形成Li2SO4。由于K2SO4熔點高于NA2SO4,需要更高的溫度來發生離子交換反應,但在更高的溫度下,二氧化硅會分解,產生不利于對鋰回收的反應。
在碳酸化處理中,將鋰輝石與NA2CO3混合,并在525~675℃下加熱,使NA2CO3的NA原子代替Li原子,形成碳酸鋰和硅酸鋁鈉。在CO2存在下,將焙燒產物用水浸提,以Li2CO3形式沉淀分離鋰。
在產生Li2CO3之前,LiHCO3的形成是重要的一步。由于Li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因此,需要注入CO2氣體將其轉化為溶解度更高的LiHCO3。在pH值為6~8內存在碳酸氫鋰。在250℃時CO2存在的條件下對體系進行高壓滅菌,可以提高LiHCO3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進而提高工藝效率。
氯化也是一種有效的提純方法,因為CL2可與金屬氧化物和硅酸鹽反應,形成水溶性氯化物。含鋰礦石的氯化處理方法可以在高溫下選擇性地提取鋰,但該工藝復雜且需要高度耐腐蝕的設備。在氯化過程中Si-AL-Li-O-CL系統達到平衡態時,形成固體或液體LiCL和其他不同相的AL和Si的固體產物的可能性。此外,在固定床反應器中,總流速100ml/min、CL2分壓0.2~1.0Atm(約0.02~0.1MPA)和1000~1100℃的條件下進行鋰輝石精礦(7.25%Li2O和2%雜質Fe、CA、Mg)的氯化。
通過在液態氫氟酸中浸出β鋰輝石的方法來進行鋰回收。在合理的浸取條件下(溫度75℃、7%的HF、攪拌速度330r/min、反應時間10min)最多可回收約90%的Li。溶解在HF中的Si和AL通過與NAOH反應生成為NA2SiF6和NA3ALF6沉淀而除去。同時,LiF也被轉化為可溶性氫氧化物形式(LiOH),蒸發直至鋰濃度達到20g/L。最終將溶液加熱至95℃保持20min,使鋰以碳酸鹽形式沉淀,然后得到的未洗滌的Li2CO3沉淀純度為98%。
鋰云母又稱鱗云母,是一種層狀硅酸鹽礦物,具有單斜晶體結構,其基本格架是2個硅氧四面體網層之間填充呈八面體配位的陽離子,而鋰就以八面體配位形式夾在2個四面體網層之間。若要通過浸濾從鋰云母中提取鋰,就需要先通過焙燒處理將鋰從包封結構中釋放出來,可通過多種試劑對鋰云母進行焙燒處理。目前,有硫酸鹽焙燒處理、碳酸鹽焙燒處理、氯化物焙燒處理即脫氟石灰加壓處理法幾種。
由于從鋰云母中直接浸出鋰比較困難,然后浸出和沉淀以提取濃度為1%~2%,濃硫酸在150~170℃的溫度下處理礦物,用H+置換Li+形成Li2SO4,然后將消解后的Li2SO4懸浮液選擇性地溶解在冷水中,在使用CA(OH)2沉淀除去溶解的AL之后,使用NA2CO3作為沉淀劑,在90℃下使鋰以Li2CO3形式沉淀。
鋰云母經CACO3焙燒后用水浸出也可回收鋰。在該過程中,將研磨至所需粒度的礦物在1000℃下用CACO3焙燒,直至物質完全凝固]。用熱水處理熔塊以溶解Li、NA、Rb、CS、CA和少量的Fe、Mg。因此,在Li2CO3沉淀之前除去雜質,并通過在溶液中通入CO2來沉淀CACO3從而分離CA,用HCL中和轉化成氯化物。
除了硫酸鹽和碳酸鹽工藝之外,還可用氯化物焙燒后浸出的方法提取鋰。在與氯化鈉和氯化鈣一起焙燒期間,鋰形成可溶性氯化物絡合物,如NACL、CACL2及其混合物。
當鋰云母和氯化鈉質量比在1:2和1:1時焙燒,其產物組合為LiCL、KCL、NAALSi3O8和SiO2。當CACL2與鋰云母的質量比為1:2時焙燒,產物組合為LiCL、KCL、NAALSi2O6、SiO2、CAF2、CASiO3和CAAL2Si2O8。當CACL2和鋰云母質量比增加到1∶1時,LiALSi2O6相消失。
由于鋰云母中氯的不完全擴散,兩種情況下的提取效率僅為62%。用NACL和CACL2的混合物進行進一步的焙燒,因NACL和CACL2混合物的熔點低于NACL和CACL2的熔點,增加了氯化物的流動性并降低了液相粘度,從而提高了鋰的提取率。因此,混合氯化物焙燒比單純的NACL或CACL2更容易擴散到鋰云母表面,在溫度為60℃的條件下保持30miN,Li的提取效率提高至92.00%。浸出溶液在適當的pH條件下純化后,鋰以Li2CO3形式被回收。
在高溫下用蒸汽(H2O)處理鋰云母,形成LiAL(SiO3)2(硅酸鋁)、KALSi2O6(白榴石)和HF(氫氟酸)。在熱處理期間,H2O解離成H+和OH-。H+與氟化物反應形成HF,羥基與鋰云母的Si—O—Si鍵反應形成Si—OH基團。Si—OH基團可與OH-反應形成新相,例如H2O、白榴石或硅酸鋁。在最佳的蒸汽焙燒條件(860℃、30miN)下,可以從鋰云母中除去42.3%的氟化物。使用NA2CO3溶液在130℃條件下進一步加壓處理用蒸汽處理過的鋰云母,進而獲得純度約99%的Li。基于LiOH的溶解度低于其他堿金屬氫氧化物的原理以鹽結晶形式回收LiOH,再溶解后,通入CO2氣體生成LiHCO3,加熱至90~100℃沉淀析出Li2CO3。
內容版權歸鑫海礦裝所有
未經許可不可擅自使用如需轉載文章
請聯系我們授權
侵權必究!
目前,已發現含鎢礦物類型有30余種,但可具備開采價值的僅為白鎢礦、黑鎢礦和黑白鎢混合礦,而黑、白鎢礦日漸枯竭的情況下,貧、細、雜的難選型黑白鎢混合礦成為了人們主要開發對象,那么黑白鎢混合礦選礦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黃金以其獨特的價值和稀有性,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目標。黃金的開采和提煉過程復雜而精細,其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經濟效益和環境影響。黃金選礦效果要關注金礦回收率、金礦品位、雜質去除、金礦富集比等指標,這些指標不僅決定了黃金產品的純度和價值,也是衡量選礦工藝是否高效和環保的重要標準。本文將深入探討黃金選礦過程中的幾個關鍵指標。
關注獲取更多企業信息
關注獲取更多選礦知識
抖音關注獲取最新動態
快手關注獲取最新動態
版權所有:山東鑫海礦業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011-2020 魯ICP備09086270號-95 法律聲明營業執照信息公示魯公網安備 37061102001120號
您可以在下面表格填寫您的需求信息,我們的技術與銷售人員會盡快與您取得聯系。為保證能及時處理您的信息,請務必準確填寫您的聯系電話!